找到相关内容104篇,用时4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画梳解

    视为机械唯心主义。  心里有一切,能把握自己的心,你就属于你自己,就拥有一切。明了于心,“真我”便使你获得生存的终极境界,当此际,艺术本真、自然才可能出现;至于茫茫行路之人,己不自知,其艺术虽或...不是一个陌生的新概念;但对“禅画”二字因为理解角度的不同,存在着不尽相同的释读方法。这种差异性,也使得“禅画”二字的研究有了相对性。  “言不尽意”,是人类学术研究的一难题。所有的学术问题之争,基本都...

    崔自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45582056.html
  • 我理想中的僧教育(济群法师)

    能否影响学生,可想而知也。相反,品行高尚的老师,其人格就具有强大的感召力,一言一行,都会产生无形的教化作用。一位有德的高僧,有时只要往那个地方一坐,也能让一个十恶不赦之徒生起善心。   生活在自然的环境里   古德说:“一色一香无非中道,郁郁黄花尽是般若”。老子也说:“天地有而不言”。自然是最好的教室,自然是最好的老师。古代许多禅者隐士都喜欢生活在水边林下。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智者们,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教教育|教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9/2024445590.html
  • 我理想中的僧教育

      生活在自然的环境里  古德说:“一色一香无非中道,郁郁黄花尽是般若”。老子也说:“天地有而不言”。自然是最好的教室,自然是最好的老师。古代许多禅者隐士都喜欢生活在水边林下。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智者们,也都喜欢把他们的学生带到自然去教学,从而培养出许多贤哲之士。而我们的佛陀也是坐在菩提树下悟道的,不是在现代化的教室里。  现代的教育大多局限在教室、实验室里,虽然培养出许多各个专业的...

    济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42139598.html
  • 佛教美学:在反美学中建构美学

    龙门三石刻和壁画;无言而有言,于是产生了大量文学性很强、艺术价值很高的佛典文学,如《维摩诘讲经文》、《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》。这样,佛教就从的否定走向了的建构,为人类创造了为他们所否定,为俗众所...、“安”、“清凉”、“不老”、“不死”、“无垢”、“快乐”八种美好的德性。这是一种超越了世俗,一种摆脱了世俗乐的乐,可叫做“无”,“无乐之乐”。  “佛土”又称“佛国净土”,是大乘所说...

    美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5640704.html
  • 言意”之辩及其语言哲学的意义

    。”(注:《庄子·  知北游》《齐物论》《天道》《外物》。)庄子对言意关系作了深入探讨。说:“大道  不称,大辩不言”“天地有而不言,四时有明法而不议,万物有成理而不说。”“  语之所贵者意也,意...言不尽意’,然则是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?子曰:‘圣人  立象以尽意,设卦以尽情伪’。”(注:《易传·系辞上》高亨《周易传今注》。)  《易传》先承认“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”但又肯定“圣人立象以尽意,设卦...

    谢丰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2740748.html
  • 贾平凹创作中的禅的超越

    石林》中认为石林是无法用文字写出的,“不能言。”在《匡燮散文集序》中,又说“言者不语”。此时的语言虽然仍旧是他表述的工具,但他的着眼点已不在语言本身,而是语言背后的更为深奥的东西。  然而,文章...一个和乐的家庭,死去的师父也化作一只蝎子成了这个家庭的特殊的一员;《鸡窝洼的人家》中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最后也归于和谐统一,就连新与旧、文明与愚昧之间激烈冲突的《古堡》,内中也透露出一抹和谐的底色。近几年...

    石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5640788.html
  • “言意”之辩及其语言哲学的意义

    深入探讨。说:“大道不称,大辩不言”“天地有而不言,四时有明法而不议,万物有成理而不说。”“语之所贵者意也,意有所随。意之所随着,不可以言传也。”(注:《庄子·知北游》《齐物论》《天道》《外物》。)...·系辞上》说:“子曰‘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’,然则是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?子曰:‘圣人立象以尽意,设卦以尽情伪’。”(注:《易传·系辞上》高亨《周易传今注》。)《易传》先承认“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”但又...

    谢丰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0641055.html
  • 长者子说

    ,最后得供养佛陀的故事。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小孩子:  有一乳母抱长者子字惟摩罗波休,息沙门持钵便下。乳母抱趣沙门所,沙门以石蜜饼授与小儿,小儿啖之,便随沙门去。[20]  (三)五六岁的长者子 ...其所作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会集本》中,将后汉译本和吴译本中的“阿阇世王太子”和“五百长者迦罗越子”会集成“阿阇王子”和“五百长者”后,原本不是问题的“问题”也就随之而生。在我们指出夏会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0341364.html
  • 论永明延寿的“万善观”

    …是以入道之初。欲为道本。至其极位。法爱须忘。阶降宛然。初后不滥。”[8]如果将不可言说者强名谓之“道”,将“天地不言”之称之为“”,那么,这“法爱”忘却后的“善”即是一种“善”。如果说 “诸...入天台,戒度众万余。同年,奉敕建六合塔。开宝八年跏趺而化。  延寿强调万法唯心,以心摄事理,统禅、教、净和性、相之学,其理高远,其论雄健,为宋以后的禅教一致,禅净双修、性相融合的佛教趋势做了系统的...

    杨柳 张家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3041470.html
  • 我理想中的佛教教育

    一个十恶不赦之徒,杀心顿息。   生活在自然的环境里   佛经说:“一色一香无非中道,郁郁黄花尽是般若”。老子也说过:“天地有而不言”。自然是最好的教室,自然是最好的老师。古代有许多禅者、隐士都喜欢生活在水边林下。中国的孔老夫子和古希腊的智者们,也都喜欢把他们的学生带到自然去教学。从而培养出许多贤哲之士。而我们的佛陀也是坐在菩提树下悟道的,不是在现代化的教室里。   现代的教育,大多局限在...

    济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5547724.html